此刻,华北某机场,夜色未褪。
一架歼-20的座舱内,某航空兵旅旅长、“金头盔”飞行员李凌的指尖正轻轻划过显示屏。五小时后,他将率领一支混合编队,以距地仅500米的高度掠过天安门广场——那将是中国空军向世界的又一次力量宣言。
而这,只是胜利日大阅兵空中梯队的惊鸿一瞥。
一、 | 新质作战力量的“集体首秀”
这不是常规阅兵,这是一场“高端战争”的预演
与以往不同,此次受阅机型中,“首次亮相”成为关键词。从央视与新华社释放的信息可知,多型我军现役主战装备将揭开面纱。它们并非单纯展示,而是指向一个明确信号:中国军队正在系统性换装“应对高端战争的新锐和重器”。
所谓“高端战争”,即大国之间的体系对抗。这些新机型,或许包括:
新型隐身战斗机(歼-20某改进型?)
新型战略轰炸机(轰-6系列最新平台?)
新型电子战飞机、高空无人侦察机…
它们集体受阅,绝非简单走秀,而是向潜在对手展示“反介入/区域拒止”(A2/AD)能力的可视化呈现。挂弹受阅更说明:这些战机不是模型,是随时可投入实战的作战单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