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扎心的是,2019年印巴空战时,印度空军宁可用老掉牙的米格-21,也不敢派光辉上场——原因很简单:那时的光辉连超视距空战能力都没有!直到2025年,光辉MK1A才勉强能发射中距弹,但印度空军对其可靠性依然心里没底,只好继续“硬着头皮采购”。最近豪掷74亿美元买97架MK1A,单价高达8000万美元(堪比F-35),堪称“含泪宰自家空军”。
二、光辉MK2:纸面数据的“科幻大作” vs 现实进度的“龟速爬行”
巴达乌里亚吹嘘的MK2,本质上是一款“全新设计”的战斗机,类似从“大黄蜂”到“超级大黄蜂”的跨越。纸面参数确实唬人:
换装F414发动机(推力98千牛),优于枭龙Block3的RD93MA(91千牛);
载弹量从3.5吨提升至6.5吨;
航程从1850km增至2500km;
计划配备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(T/R组件980个)和“鹰眼”电子战系统。
但问题在于:这些全在PPT上!
MK2至今连原型机都没造出来,“阿斯特拉”MK2/MK3导弹更是连试验弹的影子都没有。以印度军工的传统艺能(参考阿琼坦克30年研发、光辉40年磨一剑),MK2能否在2030年前服役都是未知数。等到它量产,中国的六代机恐怕都首飞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