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脏被称为“人体化工厂”,承担着解毒、代谢、储存能量等重要功能。很多人知道饮酒伤肝,却忽视了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习惯,其实对肝脏的伤害可能不亚于喝酒。尤其是早晨起床后的某些行为,若长期坚持,可能悄悄加重肝脏负担,甚至诱发脂肪肝、肝硬化等疾病。
今天,我们就来揭开那些“比喝酒更伤肝”的晨起习惯,看看你中招了没。
一、习惯一:起床后“赖床刷手机”,错过早餐黄金时间
不少上班族习惯醒来后先躺在床上刷会儿手机,看新闻、回消息,一晃半小时过去了,匆忙起身,早餐也顾不上吃,或者干脆不吃。
为什么伤肝?
经过一夜的睡眠,身体处于“空腹状态”,血糖偏低。此时肝脏需要释放储存的糖原来维持能量供应。若长期不吃早餐,肝脏持续处于“工作状态”却得不到营养补充,久而久之会导致肝糖原耗竭,影响肝细胞修复与再生。
此外,长期空腹还会导致胆汁淤积,增加胆结石风险,而胆道系统与肝脏密切相关,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功能。
专家建议:起床后30分钟内进食早餐,选择富含蛋白质、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、全麦面包、燕麦粥等,帮助肝脏“重启”代谢功能。[page]
二、习惯二:晨起第一件事是“猛喝一大杯冷水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