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春夏之交,气温渐升,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开始感到食欲不振、口苦口腻、头重如裹、四肢乏力、精神萎靡。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天气太热,没胃口”,但其实,真正的“幕后黑手”并非高温,而是——湿气。
在中医理论中,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本是自然界正常的六气,为万物生长提供必要条件。然而,当气候异常或人体正气不足时,这些“正气”便可能转化为致病的“六淫邪气”。其中,“湿邪”正是长夏季节的主气,自小满起贯穿整个夏季,尤其在多雨潮湿、闷热难耐的环境中最为猖獗。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彭文波指出:“湿性重浊、黏滞,最易困阻脾胃。而脾胃本喜燥恶湿,一旦湿邪入侵,运化功能受阻,就会出现脘腹胀满、食欲减退、大便稀溏、四肢不温、周身困重等一系列症状。”[page]
那么,如何判断自己是否“湿气缠身”?彭文波医生建议,从以下五个日常细节入手,便可初步自测:
一、看晨起状态:是否“醒得像没睡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