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这一切的前提是:巴基斯坦必须避免陷入持久消耗。一旦印度用“车轮战”拖住巴空军,即便交换比达到1:5,巴军也将在两周内失去制空权。
(本文由AI辅助创作)
五、南亚天空的启示:现代空战没有“救世主战机”
歼-10C再强,也无法改变巴基斯坦国力远逊于印度的现实。当GDP仅为印度1/8的巴基斯坦被迫两线作战时,其空军更像是一支“精英卫队”,而非全面战争机器。这也给所有中小国家敲响警钟:
单一装备迷信不可取:即便拥有F-35,缺乏体系支撑也难敌规模优势;
战时产能决定生死:巴基斯坦的JF-17生产线每月最多组装2架战机,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苏-30产能是其5倍;
外交筹码重于导弹:2019年美国禁用F-16的教训表明,武器来源多元化才是生存之道。
或许,巴基斯坦最该做的不是期待歼-10C再创奇迹,而是通过外交渠道让新德里明白:一场全面战争的成本,远比克什米尔的争议领土更昂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