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 从“平台中心”到“体系节点”
单一坦克再先进,也无法对抗体系化打击。100式体系将坦克、支援车、无人机、无人车整合为“战斗小体系”,每个单元既是火力点,又是信息节点。这种模块化设计,也为未来嵌入更高层级作战网络预留接口。
3. 从“接触消耗”到“非接触控域”
超视距作战的本质,是以技术差替代兵力消耗。当传统装甲部队还在思考如何突破雷区与反坦克导弹阵地时,100式体系已用巡飞弹实施“战场清场”,用炮射导弹执行“精准手术”。
四、未来已来:从“超视距猎杀”到“全域智能作战”
100式坦克体系的服役,只是陆军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起点。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,未来或将呈现更多颠覆性场景:
无人机蜂群自主协同:多架无人机自动分配侦察与打击任务,实时共享目标数据;
(本文由AI辅助创作)
自适应火力链:系统根据威胁等级,自动分配巡飞弹、炮射导弹或远程火炮的打击次序;
人机混合决策:指挥官只需确认攻击方案,具体瞄准、弹道计算均由AI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