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传统装甲集群还在演习场上卷起硝烟,用履带碾过堑壕、用穿甲弹对决两千米内的“坦克决斗”时,一支悄然列装的新型铁甲军团,已撕开旧战法的帷幕。
解放军报近日一篇《陆军快速推进战场转型,用科技重塑作战维度》的报道,以某旅坦克指挥官孙永明的视角,揭开了我军装甲部队跨入“超视距作战”时代的冰山一角。文中虽未直接点名,但字里行间指向的,正是曾在九三阅兵中首次亮相、如今已交付部队的100式主战坦克体系。这一变革,绝非简单的主炮口径升级或装甲加厚,而是一场从“刺刀见红”到“隔山打牛”的作战哲学革命。
一、从“生死线”到“无人区”:传统装甲对抗的降维打击
传统陆战中,2000米是坦克交锋的“生死线”。双方在视距内比拼火控反应、装甲防护与穿甲弹威力,胜负往往取决于秒级差距。即便强如99A这样的三代半坦克,也难以完全规避近距交战的风险。而100式坦克体系的第一记重拳,便砸碎了这条铁律——通过数据链与多域节点,将打击半径拓展至5公里、10公里甚至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