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(ISI)此次锁定的核心人物——诺尔·瓦利·马哈苏德,堪称巴塔的“大脑”。此人不仅策划了10月8日导致16名巴军官兵阵亡的伏击,更涉嫌指挥2024年白沙瓦军校袭击事件。但更值得玩味的是,空袭发生时这三个关键细节:
打击时间选择在阿塔外长访印期间
喀布尔目标紧邻阿卜杜勒·哈克广场(敏感行政区)
部分无人机是从俾路支省前线基地直接起飞
这显然不是简单的报复行动,而是一次经过精密计算的战略威慑。巴方用战机航迹划出了一条红线:无论对手躲藏在何处,巴铁都有能力实施“外科手术式清除”。
三、地缘迷局:三国四方背后的暗战
1. 阿塔的“两难处境”
当前阿富汗临时政府面临尴尬困境:既要在公开场合谴责“领土被侵犯”,又无法否认巴塔在其境内活动的事实。更致命的是,其防空体系仍停留在“高炮+单兵导弹”的游击战时代,面对现代化空袭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。
2. 印度的战略投送
阿塔外长穆塔基访问新德里的时机绝非巧合。印度近年来通过恰巴哈尔港向阿塔提供粮食、药品等“非致命援助”,实则在构建对抗巴基斯坦的西部战线。巴军方所称的“印度代理人战争”,在此次空袭中找到了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