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阵风携流星导弹,巴铁歼10C霹雳15优势不再?

时间:1760189093
来源:

“后发先至”,抢占先机: 由于中段平均速度极快,“流星”可以实现“后发射,先命中”的效果。设想一个场景:歼-10C和阵风同时在180公里距离发射导弹。霹雳-15飞行初期加速快,但中段依赖双脉冲维持速度;而“流星”凭借冲压发动机的持续推力,其中段平均速度可能更高。结果很可能是“流星”先逼近歼-10C,迫使歼-10C进行规避。此时,尚在飞行中段的霹雳-15一旦因载机机动导致数据链中断或弹道预测变更,脱靶概率将急剧上升。

“伪多脉冲”,战术灵活: “流星”的冲压发动机通过燃气流量调节技术,可以实现类似“多次点火”的多脉冲效果,灵活调整弹道,应对目标机动,其战术灵活性远超传统导弹。

“满血阵风”的威胁组合: 配备了“流星”的阵风,将不再是5·7空战中那个“瘸腿的巨人”。它可以在远超“米卡”射程的距离上,利用“流星”发起致命的攻击。同时,它依然会携带“米卡”或者未来可能整合的“阿斯特拉”导弹,作为中近程格斗和补射的利器。这种“流星”负责超远程狙杀、“米卡/阿斯特拉”负责中近程搏斗的组合,让阵风的全空域作战能力得到质的飞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