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并非小事!这5类人风险高,千万别轻易拔牙

时间:1755833696
来源:

早晨按时服用降压药,避免因紧张而血压飙升。

3. 糖尿病患者:高血糖=高感染风险

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,伤口愈合能力差。若血糖控制不佳(空腹血糖>8.8 mmol/L),拔牙后极易发生感染、干槽症(牙槽骨暴露、剧烈疼痛),甚至引发颌骨骨髓炎。

拔牙前应检测血糖,确保血糖稳定。

选择上午拔牙,此时血糖相对平稳。

术后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,保持口腔清洁。

4. 孕妇:特殊时期,能缓则缓

孕期拔牙,尤其是怀孕前三个月和最后三个月,风险极高。

孕早期拔牙可能因紧张、疼痛诱发流产;

孕晚期则可能引发早产。

此外,麻醉药、抗生素的使用也需格外谨慎。

非紧急情况(如剧烈牙痛、感染扩散),建议产后拔牙。

若必须处理,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安全期,但仍需妇产科与口腔科医生共同评估。

5. 血液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者:出血不止很危险

患有血友病、白血病、血小板减少症,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、华法林、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的人,凝血功能严重受损。拔牙后可能出现持续渗血、血肿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必须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和病史。

医生可能建议术前调整药物(如暂停抗凝药),并在术后采取局部止血措施或使用止血药物。

切勿自行停药,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拔牙前,这几点也必须注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