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洋战场的惨烈印证了它的价值:
瓜岛战役中美军日均消耗弹药3400吨
硫磺岛战役单日倾泻炮弹1.7万发
当东京宣布投降时,霍桑已囤积了400亿发子弹,足够再打一场世界大战。
三、冷战魔窟:核地雷与锈蚀的遗产
1977年仓库移交陆军时,腐败气息扑面而来:
M1加兰德步枪被蛀虫啃穿枪托
汤姆逊冲锋枪零件锈死在油纸包中
拆解一枚化学炮弹需2000美元,扔进碉堡仅需20美分
“永久储存”成为懒政的遮羞布,而冷战阴影更催生疯狂扩张:核地雷与战术核弹塞进碉堡,苏联在德涅斯特河埋设超级军火库时,美国直接将四分之一常规武器倾倒于此。[page]
四、时代悖论:21世纪战场上的“二战古董”
当俄军T-90坦克在顿涅茨克冲锋,五角大楼的窘境暴露无遗:
兵工厂月产1.4万发155mm炮弹,不足战场三日消耗
援乌武器60%源自霍桑,但乌军需要的是GPS制导炮弹而非M1卡宾枪
70万吨过期弹药中,40%专供国际军售:从非洲民兵到中东武装,夺走平民性命的子弹贴着霍桑出库标签。更荒诞的是,仓库里堆着70年未拆封的集束炸弹——这种国际禁用武器,最终以“援乌”名义洗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