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夏困乏、口苦没胃口?小心“湿气”在作祟!

时间:1753683446
来源:

每天早晨醒来仍感疲惫、精神不振、肢体困重、小腿酸胀,甚至伴有胸闷、记忆力下降、关节不利或下肢浮肿,提示体内湿气较重。[page]

2.如厕看大便

正常大便应为黄色、成形、易冲净。若大便颜色偏青褐、不成形、粘马桶、冲不净,或擦不干净,说明脾胃湿盛,运化失常。

3.洗漱看舌苔

“舌为脾之外候”,舌象是判断湿气的重要窗口:

舌苔白厚滑润:寒湿内盛;

舌苔黄腻:湿热蕴结;

舌红无苔:阴虚火旺。

4.吃饭看食欲

没有饥饿感、稍吃即饱、胃胀恶心、嗳气泛酸,或口中甜腻、发苦,都是湿邪困脾、中焦不运的表现。

此外,头发爱出油、面部油腻长痘、皮肤瘙痒起水疱、睡觉流口水、会阴部潮湿等,也常是湿气内蕴的外在信号。

二、科学祛湿:中医推荐4大养生法

湿气虽顽固,但并非无解。彭文波医生建议,从饮食、起居、情志、运动四方面入手,内外兼修,才能有效祛湿。

1.饮食调理:健脾利湿,清淡为主

脾胃是“生湿之源”,养好脾胃是祛湿根本。

宜吃:山药、莲子、芡实、扁豆、薏苡仁、冬瓜、西瓜等健脾利水、清热生津的食物;

忌口:甜食、油腻、辛辣、生冷(如冰饮、凉菜)、酒精,这些食物易助湿生痰,损伤脾胃。

✅ 小贴士:夏季不宜贪凉,避免刚从冰箱拿出的冷饮直接饮用,以防伤及脾胃阳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