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招二:构建“核常兼备”的二次打击能力
尽管日本官方声称“不寻求核武器”,但核潜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模糊地带:
攻击型核潜艇可搭载战术核武器,美国已在推动“核共享”计划;
舰用核反应堆技术与核武器原料提炼技术存在共通性;
一旦未来日本决定拥核,核潜艇将是最理想的潜射平台。
这种“先造平台、后配弹药”的路径,与当年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策略如出一辙。
杀招三:撕碎“和平宪法”的最后遮羞布
中谷元等人反复强调“韩国已行动,日本不能落后”,本质是借地区军备竞赛倒逼国内政治改革:
通过渲染“周边威胁”,推动修改宪法第九条;
以“技术必要性”淡化“无核三原则”的约束力;
利用美日同盟的默许,逐步试探中俄等国的红线。
这一过程看似小步慢走,实则环环相扣,最终目标是将日本重新武装为“正常军事大国”。
三、技术、政治与同盟:日本核潜艇计划的三大基石
技术上,日本真的准备好了吗?
中谷元称“日本能靠自己建造”,此言非虚。日本在舰艇隐身设计、高强度钢材、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全球领先,“苍龙级”潜艇已是世界最大常规潜艇。但核反应堆上舰仍存在挑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