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“血压高一点没关系”,殊不知高血压不仅有明确诊断标准,还分为不同等级,每一级对应不同的健康风险和干预策略。了解高血压的分级,是科学管理血压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步。
一、高血压真的分等级吗?
是的!根据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》,成人高血压按收缩压(高压)和舒张压(低压)水平分为以下几级:

收缩压(mmHg)
舒张压(mmHg)
正常高值
120–139
80–89
1级高血压(轻度)
140–159
90–99
2级高血压(中度)
160–179
100–109
3级高血压(重度)
注:只要收缩压或舒张压其中一项达到某级标准,即按较高一级诊断。
此外,若收缩压≥140 mmHg 且舒张压<90 mmHg,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,多见于老年人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[page]
二、不同级别,风险大不同
1级高血压:可能无明显症状,但已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,需生活方式干预,部分人需药物治疗;
2级高血压:常伴有头晕、头痛、心悸等,必须药物+生活双管齐下;
3级高血压:属于高危状态,极易引发脑卒中、心梗、肾衰竭,需立即就医、强化治疗。
特别提醒:血压越高、持续时间越长,对心、脑、肾、血管的损害就越严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