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岛防”二字,更像是一种政治修辞艺术,巧妙地为进攻性能力提供了防御性解释空间。高超音速滑翔弹凭借其高速和难以预测的轨迹,天生就是突破严密防空系统的利器。当它与更新的侦察、导航和战场管理系统结合时,其作战样式必然从静态防御转向动态威慑。这不仅是武器平台的升级,更是整体作战思维的转变——从“等待来犯”到“先手拒止”。
笔者将其比喻为“变轨流星”:轨迹莫测、速度惊人,在对方防空网络尚未反应的瞬间,已完成突防。与12式的“持久存在”不同,HVGP追求的是“瞬间决断”。二者一明一暗,共同压缩对手的决策时间窗口,夺取非对称优势。
三、与那国岛部署:地缘棋局的前沿支点
地理坐标本身就在说话。日本防卫大臣于11月下旬视察与那国岛,明确表示导弹部署计划将按计划推进。这座距离台湾仅110公里的岛屿,瞬间被推至地缘博弈的前沿。东大方面已迅速回应,指出此举将制造紧张、挑动对立,并强调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。
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东京此举无疑是在将“前沿威慑”的棋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。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会止步于此:九州地区的远程导弹阵地已率先落地,海空平台的武器适配工作紧随其后。这一切都与所谓“五年内形成反击能力”的政策目标同频共振。当地区内联合军演日益频繁,海空对峙渐成常态,任何一个新部署的军事节点都可能成为下一轮“行动‑反应”循环的触发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