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出来的健康防线:饮食与癌症风险的科学关联

时间:1764063804
来源:

近年来,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,引发公众广泛关注。除了遗传、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外,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:饮食习惯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指出,约30%–35%的癌症病例与不良饮食有关。换句话说,我们每天吃进嘴里的食物,不仅影响体重和血糖,更可能在悄然间筑起或瓦解身体的抗癌防线。

吃出来的健康防线:饮食与癌症风险的科学关联

那么,哪些饮食习惯可能增加患癌风险?又该如何通过“吃”来降低隐患?本文为你科学解析。

一、这些饮食习惯,正在悄悄拉高癌症风险

1.长期高盐、腌制食品摄入

咸鱼、腊肉、泡菜、酱菜等高盐或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,在胃内可转化为强致癌物——亚硝胺,显著增加胃癌、食道癌风险。中国部分地区胃癌高发,就与高盐饮食密切相关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[page]

2.红肉过量,加工肉制品频吃

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加工肉制品(如香肠、火腿、培根)列为1类致癌物,红肉(猪牛羊肉)列为2A类可能致癌物。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,建议每周红肉不超过500克,尽量避免加工肉。

3.高温油炸、烧烤、烟熏食物

烧烤、油炸过程中产生的苯并芘、杂环胺等物质是明确的致癌物。尤其当肉类烤焦时,毒性更强。经常食用这类食物,可能提升消化道肿瘤风险。
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