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之所以急于从乌克兰战场抽身,不只是因为财政压力或国内政治,更是为了集中资源布局印太,建立以日本、菲律宾、澳大利亚为核心的以遏制中国为目的的“区域拒止联盟”。换句话说,美国正在把投到乌克兰的西方资源抽离,把日本打造成一个“东方的乌克兰”。三、日本的战略误判:甘当马前卒,却忘了美国的“德行”日本政客显然严重误判了当前战略博弈的风险层级。其战略逻辑在于:既然美国对华遏制已成定局,而自身实力明显不足以遏制中国的情况下,日本恰好可借机“顶上一线”,通过扮演遏华先锋角色,换取美国对其修宪扩军的全面支持,进而借助西方资源投入实现其“大国梦”,以及借此机会吃掉中国制造在美西方的市场。
这种“借船出海”的思维,本质上是试图复制历史上的路径依赖——朝鲜战争时期,日本曾因特需经济从废墟中快速重建;冷战期间,又凭借作为美国前沿堡垒的地位实现经济腾飞。而今,日本决策层似乎仍迷信于同一套逻辑,认为只要再度扮演美国在亚太的“战略支点”,即可在新时代重现昔日的发展奇迹。然而,此轮博弈的对抗强度、体系复杂性与战略风险已远非昔日可比。日本若执意将国运押注于一场针对中国的代理人式围堵,不仅难以实现其所期待的“大国地位”,更可能将自身卷入难以控制的地区冲突,最终反噬其长远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