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,配合东大区域的权力平衡重塑。 近年来,东大在科技与经济领域崛起,日本则试图通过强化美日同盟,巩固自身在东亚的发言权。民用设施的军事化,可视为其对东大影响力的一种“不对称回应”。例如,在东海争议海域附近的港口部署侦察单位,便能借助民用掩护,持续监控东大海上活动。更进一步,日本可能借机拉拢外部势力,将本土打造为遏止东大的前沿堡垒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国内部分舆论将此举包装为“自卫必要”,但实则其行动已远超防御范畴。看官们须清醒认识到,真正的自卫应是保护民众安全,而非将民众推向火线。[page]
三、风险叠加:从人道危机到区域失控
民用设施军事化所引发的风险,绝非仅限于日本国内。笔者综合多方研判,总结出三大核心威胁。
其一,人道主义灾难概率激增。 一旦冲突爆发,这些“军民两用”设施将成为首波打击目标。以民用机场为例,若其跑道被用于起降军机,则周边住宅区、学校、医院极易遭附带损伤。历史教训表明,类似场景在科索沃、加沙等地曾导致大量平民死伤。日本政府若执意推行此策,无异于亲手为本国民众铺就一条血路。
其二,区域军备竞赛加速。 日本的行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邻国为应对潜在威胁,或被迫强化自身军事部署,例如在东大沿海增强防空网络,或扩大海上巡逻范围。这种“安全困境”循环,将使得东亚本就脆弱的战略平衡进一步瓦解,甚至引爆意外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