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需要歼-20上舰?
当前中国舰载机阵容(歼-35、歼-15T、空警-600)虽与美国“对齐”,但面对B-1B轰炸机发射的AGM-158C远程反舰导弹(射程800公里+),现有舰载机的拦截半径仍显不足。
历史教训:冷战时期,美国为应对苏联图-22M3+Kh-22的饱和攻击,开发了F-14+“不死鸟”导弹的组合,能在200公里外狙杀轰炸机。
现代需求:歼-20的超音速巡航、超大航程和先进雷达,恰好能扮演“新时代F-14”的角色,在更远距离拦截敌方轰炸机与导弹。
歼-20上舰的可行性
技术挑战:歼-20的机体尺寸、机翼折叠设计确实会影响航母搭载数量,但在福建舰这类大型航母上,可采用“少量歼-20+主力歼-35”的混合配置。
076的独特价值:若福建舰甲板调度压力大,076可成为歼-20S(双座版)的专属搭载平台,配合无人僚机,前出为航母编队提供外层防空屏障。
六代机空窗期的战略选择
中国六代机虽进展领先,但从试飞到形成战斗力至少需10年(参考美国F-22的15年周期)。在此期间,歼-20上舰能快速填补中美航母的代差,尤其是在远洋制空权争夺中发挥关键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