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还只是“显性损失”。有相关分析指出,美国加征的关税已让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40%,迫使各国加速“去美国化”重构。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早就把美国钴矿供应商换成了刚果(金)合作方,欧洲汽车厂商的芯片采购也从美国高通转向了中国品牌。不是中国主动强求,也不是各国、各企业想换,而是美国的规则逼着各国、各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换。
更致命的是美国内部的分裂。一边是对华鹰派喊着“国家安全”,一边是企业界联名逼宫;一边是政府宣称“制造业回流”,一边是洛杉矶港的空箱堆成山。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,让美国企业的信心跌到冰点。
对华“穿透性规则”正成美国噩梦
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,中国始终做好“两手准备”,既要坚决反制,更要苦练内功。
美国商务部刚宣布穿透性规则,中国商务部就明确表态:“这是滥用出口管制的典型,中方坚决反对,将采取必要措施。” 这种“硬气”背后,是自主创新的底气。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倒逼中国加速突破,中关村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已从5年前的15%提升至4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