歼-20静态展示背后:中国六代机必有大惊喜!

时间:1756736624
来源:

从中国战机发展历程看,1998年首飞的歼-10到2004年正式装备部队,整个过程用时6年。2011年首飞的歼-20到2017年正式服役,同样耗时6年。

按照这个节奏,2024年底首飞的六代机,赶在2029年服役完全有可能,届时将出现在2029年的大阅兵上震撼全球。

03 体系作战:单机性能不再是决定性因素

中国军方对歼-20的态度转变,还源于作战理念的进化——现代战争已经从单平台对抗转变为体系化对抗。

印巴空战就是最好例证。印度在战斗机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优势,阵风战斗机的纸面数据不输歼-10C,流星空空导弹射程也不比霹雳-15短多少。但战况却是一边倒,因为巴基斯坦依靠的是整套中式武器装备组成的作战体系。

印度空军则是各自为战:“俄制飞机和法制飞机无法通过数据链分享战场信息,搭载以色列雷达的预警机也无法和俄制S400防空系统交换数据。”

在这种体系化作战背景下,歼-20单机性能的泄密并不影响整体战斗力。即使外国掌握了歼-20的部分数据,只要整个作战体系还在,歼-20的战斗力就能够得到保证2。

04 技术超越:定义六代机的中国标准

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标准定义六代机。回顾中国航空发展史,从研发四代机到五代机,再到六代机,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