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山雨欲来:美以刀锋下的德黑兰困境
伊朗总统莱西的专机降落在明斯克时,中东上空正笼罩着前所未有的战争阴云。以色列国防军已在加沙地带完成主力集结,而美国部署在东地中海的航母战斗群仍未撤离——这一切都暗示着:一旦加沙战事告一段落,伊朗将成为下一个“清算目标”。
六月初的那场导弹袭击,彻底暴露了伊朗的军事软肋:防空系统被以色列“箭-3”反导体系洞穿,导弹库存因报复性打击消耗过半,关键核设施在网络攻击中陷入瘫痪。更严峻的是,美国正通过卡塔尔、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构筑对伊封锁网络,甚至不惜以能源合作利益换取巴基斯坦对中伊陆路通道的钳制。
二、困局求生:为何中俄无法直接出手?
伊朗并非没有寻求过大国庇护,但地缘博弈的复杂性远超想象。
中国面临三重制约:
美国通过俾路支斯坦项目分化中巴经济走廊,精准掐断“中伊陆运命脉”;
以色列通过特殊渠道向北京发出明确威胁:“若协助伊朗重建导弹部队,将面临技术泄密与地区对抗双重风险”;
中国在波斯湾的能源利益与军事存在尚未形成绝对优势,直接军援可能引发美国升级对华制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