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发动空前袭击,无人机导弹突袭俄能源命脉!

时间:1756181425
来源:

心理震慑加倍:核电站遭袭触发的"切尔诺贝利记忆",比实际毁伤更具战略威力[page]

2、耗国本!能源绞杀战背后的残酷经济学

看官且看一组数据:俄军为拦截此次袭击消耗"铠甲-S1"导弹价值超3亿美元,而乌军无人机集群成本不足5000万。这种1:6的交换比,恰暴露消耗战本质——泽连斯基用欧美金元对抗俄罗斯资源,用时间换空间。

更精妙处在于三重杠杆效应:

经济杠杆:梁赞火药厂与奥利亚港的精确计时打击,直接瘫痪俄军火供应链与能源出口,每停工一日损失超2亿美元

政治杠杆:专挑美俄合资设施开刀!如鲁泡特金石油泵站(美资持股49%)遭袭导致8300万吨输油管道停运,既警告特朗普又离间美俄

社会杠杆:圣彼得堡全城航班停飞引爆民怨,莫斯科超市油价单日暴涨17%

然俄军反制同样凶悍:2024年8月俄军百枚导弹摧毁乌50%能源设施,12月再以120枚导弹瘫痪15州电网。这种"互碎灯芯"式消耗,恰似两败俱伤的"黑暗森林法则"实践。[page]

3、破红线!核电站浓烟下的战略豪赌

库尔斯克核电站的滚滚浓烟,实为泽连斯基精心设计的"恐惧武器"。笔者掌握的情报显示,乌军早将俄核设施坐标预置为"核反击触发点"——若俄动用战术核武,乌军即刻启动"同归于尽协议"打击核电站。这种"相互确保摧毁"的冷战思维复活,本质是弱者的非对称威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