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险分担: 拉印尼下水,共同投资,意味着研发风险和成本被分摊。未来如果真要引进中国发动机,政治和资金压力也会小很多。
土耳其的真正野心,根本不是卖几十架飞机,而是以KAAN项目为平台,整合全球(尤其是中国)的技术资源,最终实现自身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突破,完成军事工业的独立自主。 这步棋,走得很大,也很险。
5. 警钟为中国而鸣!防渗透、保核心,一刻不能松
土耳其的这种“借鸡生蛋”、“暗度陈仓”的策略,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。
巴基斯坦的通道: 土耳其和巴基斯坦是传统军事盟友,关系铁得很。巴铁是中国装备的最大海外用户,拥有歼-10CE、枭龙(装备中国发动机和航电)、054AP护卫舰等大量中式装备。中巴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极其深入。土耳其完全有可能通过巴铁这条线,试图间接获取中国尖端装备的技术参数甚至实物样品进行研究。这种风险始终存在。
技术合作的陷阱: 未来,土耳其很可能会以“联合研发”、“技术合作”、“共同开拓市场”等名义,试图与中国航空工业接触。给出的条件可能会非常诱人。但我们必须要清醒:涡扇-15、涡扇-19(歼-35配套中推)等航空发动机技术,是几代中国军工人呕心沥血、投入巨资才获得的国之重器,是我们绝对的核心竞争力,绝不能有任何闪失。 任何形式的合作,都必须建立在确保核心技术绝对安全、知识产权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。底线思维必须牢不可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