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吃阿司匹林会让血管变“脆”?真相原来是这样

时间:1755481313
来源:

在日常生活中,不少中老年人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,会长期服用阿司匹林。然而,一种说法悄然流传:“吃阿司匹林时间久了,会让血管变‘脆’,更容易破裂。”这让不少患者心生疑虑:明明是为了保护血管,怎么反而会伤害血管?今天,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说法背后的真相。

长期吃阿司匹林会让血管变“脆”?真相原来是这样

一、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是什么?

阿司匹林是一种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。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,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形成血栓。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脑梗病史或高危人群来说,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心梗、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。

简单来说,阿司匹林是“防堵”的,它防止血管被血栓堵住,而不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本身。

二、“血管变脆”是阿司匹林的锅吗?

所谓“血管变脆”,通常是指血管弹性下降、脆性增加,容易破裂出血。然而,目前医学研究并未证实阿司匹林会导致血管结构变“脆”。

真正与阿司匹林相关的风险,是出血风险增加。因为阿司匹林抑制了血小板功能,一旦发生出血(如胃出血、脑出血),止血过程会变慢。这种“不易止血”的现象,被一些人误解为“血管变脆了”。
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