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40年磨一剑,磨出了一把“钝刀”
LCA项目始于1983年,至今已耗资超百亿美元,仅交付25架(本次坠毁后剩24架)。相比之下,东大的歼‑10系列、歼‑16等机型从立项到批量服役仅用十余年,且国产化率持续提升。印度在基础材料、动力、航电、武器集成等环节长期依赖进口,导致任何一国制裁都可能令其战机停产。
此次坠机后,印度网友怒斥“军方把飞行员当耗材”,而官方则火速启动“甩锅程序”——一方面要求美国解释发动机质量问题,另一方面放风称“将加速国产F‑414发动机计划”。但笔者看来,若不彻底改革军工管理体制、夯实研发根基,就算换上F‑414,光辉依然难逃“摔机”命运。[page]
迪拜航展的火焰照出了印度军工的两个真相:一是技术依赖终将被卡脖子,二是面子工程比人命更贵。摔飞机后第一反应是怪美国,而不是检讨自身整合能力与维护水平,这样的“国产战机梦”只会继续沦为国际笑柄。
看官们不妨拭目以待:下次光辉再摔,印度会找谁背锅?
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