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次红军城:彻底切断焦煤——这是工业的“粮食”。
三次打击一次比一次深入,乌克兰的工业躯体已千疮百孔。
四、战争走向:信心危机与地缘算计
红军城陷落之际,俄东部集群新任司令向克里姆林宫承诺“12月中旬解放康斯坦丁诺夫卡”。若实现,乌将再失一座能源工业城市。
与此同时,美国提出的“二十八条”停火协议陷入僵局。欧盟若独自承担援乌重任,其内部信心正因红军城失守而动摇。德法等国开始质疑:投入千亿欧元是否真能扭转战局?当乌克兰连核心资源城市都守不住,持续援助的经济与战略回报是否值得?
笔者观察到,俄军已在红军城北部的季米特洛夫主城区使用FAB系列航弹实施地毯式轰炸。同样富含煤矿的季米特洛夫很可能在数日内易主。俄军的战术很清晰:不以占领城市为终点,而以摧毁/控制工业资源为目标——这才是现代总体战的精髓。[page]
五、未来展望:寒冬已至
没有焦煤,乌克兰的钢铁炉火将逐渐熄灭;没有钢铁,军工产能将跌入谷底;没有军工,战场主动权将彻底倾斜。欧洲同样难以独善其身:供应链重组需要时间,而战争不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