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滩头惊雷:从“血肉冲锋”到“硅基突进”
硝烟弥漫的海岸线上,钢铁身躯在弹坑间敏捷跃进。无人机如猎鹰般掠过滩头,无人艇在浪尖划出白色航迹,四条腿的机器狗在礁石间穿梭——这不是科幻片场,而是东大近日一场抢滩登陆演练的真实画面。

过去的两栖登陆,士兵需直面敌方密集火力,滩头暴露时间长、伤亡风险极高。而这次演练中,机器狗率先冲上岸际,携带榴弹发射器对暗堡实施精准打击;无人机在空中织就侦察‑火力网,实时回传目标数据;无人艇则在前方清除水际障碍,为后续两栖装甲车开辟通道。
笔者曾多次强调,未来战场的核心是“体系化协同”。这场演练正是把“有人‑无人协同”从概念推向实战:无人单元承担最危险的先锋任务,人类士兵则在后方指挥节点进行决策与火力调度,实现“零伤亡突防”。[page]
二、技术底座:为何“民用无人机”也能上战场?
东大在无人系统领域的积累已非一日之功。以广泛使用的民用无人机为例,其低成本、高冗余、易升级的特性,使其在侦察、干扰甚至自杀式攻击中发挥惊人效能。演练中,多架民用无人机组成集群,通过数据链与指挥中心联动,既完成了区域监视,又实施了电磁压制,让对手的防空系统难以锁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