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,东大打一场漂亮翻身仗

时间:1762613103
来源:

在产业层面,破解了“标准与产业脱节”的世界难题。中国采取“标准制定与应用试点同步推进”的策略,在标准研制期间,同步开展了15个行业的试点项目。采取“实践 - 标准 - 产业” 的闭环,让IEC 63595刚发布就有200多家企业宣布适配。

在话语权层面,完成了从“被动接受”到“主动塑造”的转变。过去,中国在通信标准制定中常处于“列席者”地位。此次工业 5G 标准,中国不仅是发起者,更是核心技术条款的主导者,标准中65%的技术建议来自中方团队,涉及网络安全、同步精度等关键章节。

说在最后,IEC 63595更深层的意义在于,这场标准之争为中国高科技产业提供了范本。从5G 到新能源,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,中国正从“技术输出”向“规则输出”转型。IEC 63595的成功证明:当技术实力、产业生态与国际合作形成合力时,所谓的“技术围堵”终将被打破。

当然了,标准发布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考验还在落地环节。而且国际竞争仍在继续。欧盟已启动“工业 5G 行动计划”,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替代标准;美国则通过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,砸重金扶持本土企业研发工业5G芯片。

但这对中国而言都不算事,我们只会越来越强。

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