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降税之饵:甜蜜表象下的钢齿条款
2025年美越所谓“关税互惠”协议,实则是华盛顿精心设计的战略捕鼠夹。越南以平均20%的关税让步换取美国对部分商品的税率下调,却被迫接受《美越互惠贸易协定框架》中埋藏的钢齿条款:不仅需开放金融、数字服务等关键领域,更被要求严格审查对东大的转口贸易,甚至需配合美国溯源规则对供应链实施“透明化监管”。这种以主权换关税的博弈,犹如用珊瑚礁换取潜水资格——看似获得通行证,实则被洋流裹挟至更深的海沟。
欧盟随即嗅到血腥味。布鲁塞尔以“市场公平”为名,要求越南进一步降低汽车、葡萄酒等高端产品关税,同时强化环保与劳工标准认证体系。越欧自贸协定(EVFTA)原本设计的保护性过渡期被强行压缩,河内不得不以牺牲产业升级窗口为代价换取短期出口配额。这种双线施压揭示的残酷真相是:小国在贸易战争中永远是筹码,而非棋手。[page]
二、数据迷思:产业链迁移的真相与谎言
外资撤离越南?统计局数字描绘的却是另一幅图景:2024年越南吸收外资总额仍增长7.2%,其中电子零部件、精密机械领域投资逆势上升14%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东大企业对越投资占比从2023年的28%升至35%,在北江、北宁等地新建的工业园中,东大民用无人机供应商的自动化生产线正24小时运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