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军方捡到中国PL-15E导弹残骸如获至宝?

时间:1761056498
来源:

2. 人才与设备的双重短板

高精度雷达检测设备、风洞实验室、复合材料工艺——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缺失,让残骸分析举步维艰。更严峻的是,印度顶尖理工人才大量流向IT金融领域,国防科研队伍青黄不接。

3. 地缘政治的“玻璃天花板”

西方虽愿向印度出售成品武器,但核心技术的封锁从未放松。例如美国《国际武器贸易条例》直接禁止关键军工技术外泄,印度若想通过“盟友”获取雷达源代码或燃料配方,无异于与虎谋皮。

(本文由AI辅助创作)

四、仿制失败的连锁反应:南亚战略平衡的重构

若印度“阿斯特拉-2”计划因技术瓶颈搁浅,将引发三重震荡:

1. 空军装备体系的崩塌风险

印度现役R-77导弹性能已被PL-15E碾压,若自研替代品再度延迟,其“阵风”“苏-30MKI”战机将在未来空战中陷入“有枪无弹”的绝境。

2. 区域力量对比的倾斜

巴基斯坦已凭借JF-17+PL-15E组合建立局部优势,若后续引进歼-10CE,印度在克什米尔上空的制空权将彻底瓦解。

3. 军工自主野心的溃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