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近衣服袖子变长了,是不是缩水了?”“怎么一照相,感觉自己比年轻时矮了一大截?”许多中老年人发现,自己不知不觉“缩水”了,还常常腰酸背痛、腿脚无力。这些看似“自然衰老”的表现,其实可能是一个沉默而危险的信号——骨质疏松症。
它被称为“无声的杀手”,在你不经意间悄悄侵蚀骨骼,直到一次轻微摔倒、弯腰提物甚至打个喷嚏就导致骨折,才猛然惊觉:骨头,已经“脆”了。
什么是骨质疏松?为何“专盯”中老年人?
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、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,导致骨骼变脆、易折。人体骨骼像一座“钙质银行”,35岁前存得多,之后逐渐“支出”大于“收入”。尤其女性绝经后,雌激素骤降,骨钙流失速度加快,每年可流失3%-5%,远超男性。
常见表现:
身高逐年变矮(通常缩短超过3厘米需警惕)
驼背、脊柱弯曲(“老年性驼背”)
腰背部慢性疼痛,久站久坐后加重
容易疲劳,四肢无力
轻微外力下发生骨折(最常见于髋部、腕部、脊柱)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[page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