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,在占豪看来,他所谓的这个说辞,其终极目的还是要用一种让欧盟放松警惕的方式,用“惩罚”俄罗斯作为引子,然后却把板子打在中国身上,这种打板子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制造中欧对立,然后实现其终极目标——“新冷战”。
那么,特朗普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呢?因为,经过特朗普上任后的一系列措施后,欧盟心理上非常脆弱,无比需要美国来给他提供支撑来对抗俄罗斯。在这种情况下,欧盟就有可能在美国所谓的“临时性惩罚措施”的遮掩下、“完全撤回”的忽悠下,最终犯下战略性错误,与美国一起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。
美国此次施压的直接目标是“切断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纽带”,但深层逻辑是借题发挥,测试中国对高关税的承受底线。美国财政部官员炒作“中国为俄战事输血”,实则想将俄乌冲突与中美博弈捆绑,制造“道德制高点”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,中国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仅占总进口量的17%,且多为长期协议定价,远低于沙特的19%。所谓“经济胁迫”,不过是为极限施压找借口。更关键的是,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杠杆撬动G7,让G7成为打压维度中国的工具。如果美国试探出中国对“次级制裁”的反应——若中方妥协,美国将得寸进尺;若中方强硬,美国则借机渲染“中国威胁”,倒逼盟友就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