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南海的硝烟与航母甲板的叹息
2022年,一架F-35C在南海着舰时坠入深海;2025年,又一架F-35C因前起落架意外折叠而“磕头”甲板。这些画面背后,是美国海军对F-35C的集体焦虑——这款被寄予厚望的“第五代隐身舰载机”,为何成了航母战斗群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?
而太平洋的另一端,中国的歼-35悄然揭幕。双发设计、6枚远程弹内置弹仓、自动伸缩登机梯……这些特性仿佛精准戳中了美国海军的痛处。有美军退役军官私下坦言:“如果让我们重新设计F-35C,结局可能就是歼-35的样子。”
一、F-35C:被“通用化”诅咒的舰载机
美国海军对F-35C的不满,并非否定其技术先进性,而是对其设计哲学的彻底反思。
1. 通用化的代价
F-35系列诞生于“联合战斗机计划”(JSF),试图用一款平台满足空军、海军、海军陆战队三军需求。这种“一机三吃”的构想,本质是冷战结束后军费紧缩时代的妥协产物。但舰载机的特殊性被严重牺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