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经济上,其实都是可以谈的,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去展开对未来收益的分配,譬如欧洲汽车企业到中国来投资,以及允许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,这些都能提升双方的经济合作水平。
正如占豪不久前在分析中说的,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与经济韧性,足以让任何试图拉帮结派对抗中国的图谋付出代价,也不需要与谁拉帮结派,且不会替谁背锅。欧洲如果清醒,这个时候是应该和中国交好的,因为中欧没有任何战略矛盾,合作增加利益是最好选择。
四、中国如何破局?立足自身方能以不变应万变
面对可能的欧洲联合施压,中国需坚持两条主线:一是强化中俄战略协作,对中俄来说,这都是非常重要的,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撑决定了俄罗斯没办法背叛中国;二是深化与欧洲务实合作,但不要过于强求,只是大门敞开,以及多沟通协调即可,对于欧盟的各种抹黑与攻击,那是一定要打回去的。
在能源领域,中俄天然气管道在加速推进建设,这将巩固双方在对抗西方能源制裁中的共同利益;在金融领域,数字货币结算试点在不断扩展,这种“去美元化”合作正在重塑全球贸易体系。
对欧洲的“两面性”,中国既要揭露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虚伪——欧盟对乌克兰主权的“捍卫”从未包括提供主战坦克与战斗机,也要抓住其经济理性和务实的一面,该加强合作的就要加强合作。这个世界正在进入“去美国化”时代,这个趋势绝对不会改变。在这种情况下,“普特会”的真正冲击,是让世界看清美国作为“不可靠盟友”的本质。从阿富汗撤军到俄乌博弈,从对欧制裁到对华关税反复,美国的“信誉赤字”已不可逆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