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印“双重战机礼包”浮水面,南亚天空暗流涌动

时间:1751941717
来源:

第三章:印度的两难——机遇下的巨大陷阱与抉择困境

这份“大礼包”对印度而言,是蜜糖也是砒霜:

难以抗拒的诱惑:

快速获得五代机: AMCA项目远水难救近火,F-35交付无期且受限。苏-57E是印度 短期内列装真正隐形战机的唯一现实选项。

推进“印度制造”: 深度本土化与技术转让符合莫迪政府“国防自主化”的国策,有望提升本国航空工业能力,并为国产AMCA项目积累经验。

弥补战力短板: 苏-57E的隐形能力+R-37M超远程导弹,苏-35M的先进性能,可迅速提升对巴(甚至东大)的空中威慑力。

深不可测的陷阱:

历史阴影与技术消化难题: 印俄联合研发FGFA(苏-57前身)项目因 技术转让不完全、性能不达标 而失败,印度损失惨重。此次“全转让”承诺能否兑现?印度斯坦航空公司(HAL) 糟糕的生产管理、延误记录和高事故率,能否消化如此复杂的五代机技术?整合俄制平台与西方/国产系统的 兼容性问题 历来是印军痛点。

沦为“技术小白鼠”与“提款机”: 苏-57E本身性能(尤其隐身能力)存在争议。印度可能投入巨资(本土化生产线建立成本极高)却成为俄方测试其出口型号和完善技术的试验场。更可能成为俄获取西方技术的“通道”而浑然不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