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“国际公认致癌物”你每天都在吃,快看看你中招了吗?

时间:1761709930
来源:

高温熏烤、腌制过程产生苯并芘、杂环胺等致癌物

高盐、高脂肪破坏肠道微环境

尽量少吃或不吃加工肉,选择新鲜肉类。如食用,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(如青椒、西兰花),可抑制亚硝胺形成。

3. 霉变食物:黄曲霉毒素,最强天然致癌物之一

发霉的花生、玉米、坚果、大米,可能滋生黄曲霉菌,产生黄曲霉毒素B1——被IARC列为1类致癌物,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,致癌性极强,主要诱发肝癌。

花生、坚果有苦味、霉味,立即吐出并漱口。

米、面发霉,即使切除霉变部分,毒素也可能扩散,整批丢弃最安全。

储存粮食要干燥、通风、避光。

4. 高温油炸与烧烤:厨房里的“隐形毒源”

反复使用的高温油、烧焦的肉类、烤糊的淀粉类食物,可能产生:

苯并芘(1类致癌物):多见于烧烤、烟熏食品

丙烯酰胺(2A类致癌物):多见于薯条、油条、麻花等高温油炸淀粉食品

长期摄入,增加胃癌、肠癌风险。

减少油炸、烧烤频率,避免食物烧焦。

烹饪油不反复使用,控制油温(避免冒烟)。

多采用蒸、煮、炖等健康方式。

5. 槟榔:1类致癌物,口嚼“恶魔”

在南方部分地区,嚼槟榔是习惯,但IARC早已将其列为1类致癌物。槟榔中的槟榔碱会损伤口腔黏膜,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,进而发展为口腔癌。数据显示,90%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有长期嚼槟榔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