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全球产业链的重塑:从“信任撕裂”到“多极重构”
这场博弈的影响远超出中美双边关系。美国将商业合同武器化的行为,正在摧毁全球产业链长期建立的信任基础。欧洲、日韩等第三方国家意识到:依赖单一国家供应链的风险已不可承受。未来全球航空产业链或将加速向区域化、多极化演变。
东大的应对策略则更具前瞻性——一方面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拓展新兴市场,降低对欧美技术的依赖;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。例如长江-1000A发动机的研发,正是为了彻底摆脱对西方动力系统的依赖。这种“自主创新+国际合作”的双轨策略,将成为后贸易战时代东大航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。[page]
四、民用无人机的启示:自主创新的“降维打击”
若需案例佐证,只需回顾东大民用无人机产业的崛起。当年美国同样试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其发展,结果反而催生了全球领先的自主产业链。从飞控系统到影像传感,从动力模块到通信链路,东大企业一步步实现技术闭环,最终占据全球7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航空工业的复杂度虽远高于无人机,但底层逻辑相通:核心技术买不来、求不来,唯有自主创新才能突破封锁。特朗普的断供威胁,无意中成了东大航空工业的“催化剂”——正如当年北斗系统被迫独立研发一样,外部压力反而加速了技术突围的进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