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印度空军自身规划,其应有42.5个战斗机中队,但随着老旧的米格-21全面退役,目前仅剩29个中队,战斗机缺额超过200架,创下历史新低。换句话说,所谓“结构合理”,其实是“青黄不接”的遮羞布。
二、“万国牌”军火库,竟成加分项?
更离谱的是,美智库认为印度空军拥有法制“阵风”、俄制苏-30MKI、国产“光辉”以及升级版幻影2000、米格-29等“健康组合”,因此得分更高;而东大空军因“仅依赖俄制战机和自主研制机型”被扣上“单一来源”的帽子。
笔者忍不住笑出声:
“万国牌”=后勤噩梦:印度空军常年因机型庞杂、维护体系混乱导致坠机率居高不下,如今反倒成了“优势”?
国产能力才是硬道理:东大自主研制的歼-20隐身战机、运-20战略运输机、空警-500预警机已形成体系化战斗力,而印度“光辉”战机折腾30年才勉强服役,连印军自己都嫌弃。
这就好比说“菜市场买菜比自家种菜更健康”——逻辑鬼才,舍美其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