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讽刺的是,欧美鼓吹“科技自主”却无力重建封测产能。封装测试虽非尖端技术,但需重资本投入和劳动力密集布局——东莞厂8万平方米园区、500亿颗年产量,迁移成本高达百亿元,且良率爬坡周期至少两年。
五、博弈终局:妥协还是双输?
短期看,压力正流向欧美。若车企停线导致经济受损,政治妥协或将快于市场预期;中长期而言,全球产业链必加速“区域化闭环”,车企将分立器件列入红色清单,跨国芯片厂被迫分散产能。
但东大早已掌握主动权:出口管制令预留了“豁免谈判空间”,既彰显反制决心,又避免全面脱钩。笔者须点破关键:想要东大的产能却又限制东大的控制权,天下从无这等便宜事。
结语:供应链世界的铁律
这场博弈揭露了半导体战争的真相:谁掌握最终产出环节,谁就扼住全球喉咙。东莞封测厂的一纸禁令,比十份政治声明更有力。看官们切记:在全球化已死的年代,科技主权不是口号,而是产能控制权的赤裸博弈。
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