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更以“非结盟”模式扩大战略空间。一方面,中俄海军在太平洋联合演习如期举行;与此同时,中国与巴西等金砖国家达成一系列贸易促进协议,以及本币互换或结算的协议或共识。这种“去美元化”的经济协作,直接削弱了美国的金融制裁能力。而美国试图拉拢菲律宾、日本等盟友在台海、南海挑衅,但现实结果是,这些盟友在中国面前都只能灰头土脸,得不到任何实际结果。
五、时间在中国这边
美国的战略焦虑源于实力此消彼长。2020年,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是全球第一,稀土加工产能全球占比超90%。而美国国债利息正在向万亿美元大关迈进,2025年军费占GDP的比例正向3.5%大关迈进,远超欧洲的2%,距离冷战时期的5%已经很近了。然而,中国则相反,军费仅占GDP的1.5%,但通过“9·3”阅兵我们可以看到,“东风-61”、“歼-20S”、东风5-C已经列装部队,军事现代化在加速推进。中美的竞争,实际上时间在中国这边。
占豪在2025年8月的文章中就警示,美国“新冷战”的终极目标是将中国拖入军备竞赛泥潭。但中国始终以“发展优先”破局:科技攻关聚焦芯片、大飞机等高端制造,C919量产使民航市场摆脱美欧垄断;南海岛礁建设与北极航线开发并进,地缘战略空间持续拓展。正如王毅外长所言:“他强任他强,清风拂山岗。”中国以静制动的智慧,让美国的“冷战剧本”屡屡落空。从俄乌战争到现在又过去超过3年半了,美国也没把“新冷战”真正制造出来,接下来除非欧盟昏头了,否则美国将依然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