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订单归零,美国豆农:中国不要,只能搅碎

时间:1757904194
来源:

贸易战的导火索,正是美国政府的短视政策。特朗普嘴上喊着“让中国订单翻三倍”,实际动作全是关税、极限施压。2025年4月,东大为回应美国霸凌,对美大豆加征10%关税,导致美豆到岸价较巴西豆高出45美元/吨,彻底失去竞争力。 更荒谬的是,9月10日,路透社曝出猛料:特朗普又给欧盟打电话,要求对中国、印度加征100%关税,美其名曰“联手施压俄罗斯”,实则是变相打击东大农产品出口。 美国大豆协会8月19日就急了,写信警告:“中国已经跟巴西签了未来几个月的采购协议,就是不买美国的!” 看官们,这哪是外交?分明是政治作秀!农业讲究“时令不等人”,收获期仓储本就紧张,大豆卖不出去,价格还得再跌。农民要么亏本甩卖,要么扛着高额仓储费过冬——怎么选都是死路。 美国农业的问题,不是一句口号能解决的;贸易保护主义,终将自食其果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[page]

东大的战略转身:从依赖到自主,贸易格局重塑

面对美国的挑衅,东大并未被动挨打,而是以智慧转身,重塑全球大豆格局。东大已彻底转向巴西等南美供应商,并减少进口依赖。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在CNN专访中坦言:“中国买的大豆比所有其他外国客户加起来都多。” 这赤裸裸的警告,揭示了美国出口体系的脆弱性。东大曾是美豆最大买家,年采购量占其出口总量的60%,如今接近零。 美国试图将市场转嫁他国,但缺口难填——巴西大豆价格优势明显,东大采购量激增,美豆的黄金时代或将终结。 看官们,这背后是东大的深谋远虑:通过多元化供应链,降低风险,提升自主性。东大不只听其言,更观其行。特朗普的“喊话外交”缺乏实际谈判和政策让步,东大直接以行动回应:订单归零,让美国豆农看清真相。 这不是报复,而是理性选择——贸易战中没有赢家,但东大用战略定力,将伤害降至最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