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,所谓“西方生活方式”本质是剥削式消费主义的代名词
中国人均碳排放不到美国一半,却要被迫承担“破坏地球”的骂名;西方用全球35%的矿产资源维持12%人口的高耗能生活,却指责发展中国家“过度开发”。这种“我能你不能”的双标逻辑,本质上仍是殖民主义思维的数字时代变种。
二、拆解“文明对抗”炮弹里的三包炸药
曼德尔森们的叙事隐藏着三个精心设计的认知战武器:
1. 身份绑定陷阱
通过将中国塑造为“西方文明整体威胁”,强行把欧洲绑上美国战车。这招堪称21世纪版的战略绑架——去年德国大众在华销量占其全球营收46%,法国空客每三架飞机就有一架卖到中国,现在却要他们为美国霸权买单?
2. 技术霸权合法化
把芯片制裁、科技脱钩包装成“保卫西方文明”,完美回避了WTO规则和自由贸易原则。事实上美国正在组建的科技北约,本质是给技术垄断披上神圣外衣。
3. 内部矛盾转嫁
当美国通胀率突破9%、英国护士集体罢工时,突然祭出“中国威胁论”简直太好用了——这让人想起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,罗斯福不得不靠“偷袭警报”推动参战。如今西方政客们正在复刻这个剧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