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中国和拉美这些国家的合作基于“平等互利”,不存在附加政治条件。中国从拉美进口农产品、矿产品,满足国内需求;中国的机械设备、电子产品也走进拉美市场,让当地民众的生活更便利,这就是你需要我、我需要你,再正常不过的贸易往来。
墨西哥的玛雅铁路修起来后,玛雅族聚居区的农产品能更快运到港口;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完,大豆出口成本降了,农民收入直接翻了一番;秘鲁钱凯港正在建,以后会成为拉美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。从巴西的咖啡、智利的锂矿,到阿根廷的牛肉、墨西哥的牛油果,中国市场给了拉美一个新选择,不用再像以前那样,只能盯着美国市场 “看脸色”。
可中拉这边合作,让美国坐不住了,跳出来说中国“渗透”。这话谁信啊?这话听着就让人纳闷,看看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,谁在真心帮拉美发展,一目了然。
美国的"双标现场" :美国对拉美的主权焦虑
美国为何对中拉合作如坐针毡?说白了,是怕丢了"拉美主导权"。
过去200年,美国把拉美当"自留地"。从1823年"门罗主义"宣称"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"(实则是"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"),到二战后在拉美建立多个军事据点;从通过"华盛顿共识"强推新自由主义政策,到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贷款绑定政治条件,美国用军事、美元、意识形态三重工具,牢牢控制着拉美经济命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