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美国“特供芯片”策略,中国并未止于外交层面回应,而是采取了更具战略纵深的反制措施——以稀土资源为杠杆,构建反制体系。这不仅是对美国技术封锁的精准反击,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博弈中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。中国对美国释放芯片不满的意思是,你要打咱们随时再打,但想用垃圾来以次充好,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。
二、中国稀土:从资源禀赋到制度优势
中国稀土产业的全球地位,建立在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与制度性管控能力之上。截至2025年,中国生产全球90%以上的稀土永磁材料,加工的稀土纯度高达99%以上,而美国本土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仍停留在较低水平。这种技术代差使得美国军工体系对华依赖度不降反增——每架F-35战机需数百公斤稀土材料,而核潜艇等高端装备所需稀土材料更是高达数吨。
在制度层面,中国2024年6月出台的《稀土管理条例》构建起全链条管控体系。商务部明确要求稀土出口申请必须满足“最终用户和用途可追溯、可核查”标准,这意味着中国可依据美国对华技术政策动态调整出口策略。这种“精准卡位”思维在2025年6月已见成效:当美国商务部宣布新增一批中国实体进入实体清单时,中国相关行业协会同步发布声明,提醒企业审慎采购美国芯片,并启动关键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调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