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欧洲的悲剧:能源崩溃与产业空心化,沦为博弈“冤大头”
看官们,这场博弈中,最惨的不是乌克兰,而是欧洲。吕特的“事实承认”论一出,欧洲外交官私下哀叹:“折腾了这么一圈,俄罗斯得到了领土,美国得到了乌克兰资产,欧洲花了几千亿美元,却只得到了更贵的能源和流失的产业。” 这话半点不假。证据显示,欧洲紧跟美国制裁俄罗斯,结果能源价格飙涨,企业成本激增,大量工厂减产或外迁,工业竞争力被拦腰斩断。能源危机是直接恶果:因切断俄能源进口,欧洲被迫高价进口替代品,居民负担沉重,经济雪上加霜。安全上,欧洲更沦为前线炮灰——俄乌紧张升级,欧洲随时可能卷入战火,而北约的“保护”虚有其表。
乌克兰的困境只是欧洲命运的缩影。泽连斯基政府被架在火上烤:北约秘书长吕特今年3月就暗示冲突后欧洲将与俄“握手言欢”,5月更明确排除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。如今,面对领土让步压力,泽连斯基立场软化,可能同意停火并接受俄控现实。但这“和解”是欧洲用血汗钱买的单——几千亿美元军援和能源替代,换来了什么?俄罗斯巩固了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控制,战略空间扩大;美国则通过控制乌克兰资产强化对欧经济钳制。看官们,这哪是盟友?分明是主仆关系!欧洲的无奈在于:它在北约内话语权极低,美国调整战略,欧洲只能吞下苦果。国际法学者指出,吕特的“事实承认而非法律承认”套路(如1974年塞浦路斯案例),本质是接受军事占领现实,但不赋予合法性。但这套把戏救不了欧洲——产业空心化和安全依赖,让欧洲永远活在“美国保镖”的阴影下。[page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