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这些强化特征可以通过遗传传递时,社会可能出现“生殖隔离”现象——强化人群倾向于与同类结合,最终可能演化成一个全新的人种。
四、“半机械人”(Cyborgs):人与机器的融合
人工智能的发展令人担忧,但更现实的趋势是人类自身变成“半机械人”。人工心脏、义肢、视网膜植入体等技术已经让一部分人实现了与机器的融合。
外星智能探索研究所天文学家塞思·肖斯塔克预测,未来我们可能在大脑中植入芯片,从而实现记忆增强、导航功能甚至数学计算能力的飞跃。
尽管这种“人机混合”状态看似过渡阶段,但它可能是通往更高智慧形态的第一步。正如他所说:“我们不是在制造更聪明的机器,而是在打造更强大的自己。”
五、“天文人”(Astrans):星际殖民催生的新物种
如果人类能在火星或其他星球建立长期居住地,那么在异星环境中生活几代之后,人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可能会发生适应性改变。
例如,在低重力环境下成长的人类,骨骼密度、心血管系统、甚至大脑结构都可能发生变异。当这些“火星人”返回地球时,他们可能再也无法适应母星的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