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马克龙的“搅局”:欧洲自主权之争浮出水面
正当俄乌隔空喊话时,法国总统马克龙却抛出一颗震撼弹:宣布正与伙伴国磋商派兵援乌。这一表态不仅违背北约“不直接参战”的默契,更暴露了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深层裂痕。
马克龙的动机有三:其一,法国试图以“欧洲领袖”姿态对冲美国大选后的政策不确定性(特朗普若上台可能削减对乌支持);其二,通过军事介入强化欧盟“战略自主”,摆脱对美依赖;其三,以援乌为筹码,换取乌克兰矿产资源的开发权(美法此前在此问题上博弈激烈)。但此举风险极高:若俄方将法军视为直接敌人,冲突可能升级为俄与北约的正面交锋。[page]
五、和谈能否破局?三大死结待解
停火监管难题:俄要求第三方核查乌军是否借停火重整,而乌方担忧俄军借机巩固防线。
领土归属僵局:普京坚持“当前现实边界”,即承认俄占四州主权;泽连斯基则咬定“恢复完整领土”。
安全保障分歧:乌方要求加入北约或获得“以色列式”美国保护,俄方则要求乌永久中立。
此外,土耳其、沙特等调停国的角色也微妙。埃尔多安虽促成粮食协议,但其在俄乌间的“平衡术”可能因美欧压力失效。而美国特朗普政府一面施压和谈,一面又默许马克龙派兵,暴露出“既要停火面子,又要削弱俄里子”的矛盾心态。[page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