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者按:值此俄乌冲突跨入第四个年头之际,顿涅茨克方向的战火硝烟中浮现出足以改写战场规则的关键变量。诸君且随笔者视角,穿透战场迷雾,解析俄军为何能在这场持续1172天的拉锯中完成阶段性战略切割。
一、地理锁链断裂:火炮射程外的喘息空间
5月11日,一则看似寻常的战线通报暗含玄机:顿涅茨克市全境已彻底脱离乌军常规火炮覆盖范围,唯有依赖美制M142“海马斯”及M270火箭炮系统维持零星打击能力。这一变化对俄军而言不啻于打开战略保险箱——自2022年北顿涅茨克巷战时期乌军火炮群对市区每日倾泻3000余枚炮弹,到如今仅剩高价值火箭弹袭扰,俄方终于为这座“顿巴斯心脏”构筑起直径40公里的安全穹顶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俄军推进路径:在顿涅茨克州西部,30平方公里新控区域如同钢楔嵌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界,使得乌军第聂伯河防线与顿巴斯主战场形成物理割裂。这种“刀锋战术”与2024年2月夺取阿夫杰耶夫卡时如出一辙——当时俄军正是通过夺取该要塞,将乌军远程火力逼退至托列茨克-红军村一线,使顿涅茨克市首次获得战略纵深。[page]
二、火力绞杀链重构:从炮群对冲到体系破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