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版的黄埔十大名将,都有谁?杜聿明没上榜

时间:1700014194
来源:

不过,他继承了父辈的基因,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。

跟以上几位将领不同,他们都是蒋介石的门生,毕业后便在蒋介石门下效力。黄百韬并非黄埔生,之前还在直系将领李纯和奉系将领张宗昌那里效力,投靠蒋介石的时候已经属于“三婚”。

要想获得蒋介石认可,没有别的渠道,只能在战场上舍生忘死,靠军功赢得信任。

抗战时期,黄百韬担任第三战区参谋长,是顾祝同的助手,只能说明他军事上内行,但并没有建立多少功勋。唯一的“战功”,则是他协助陈诚发动了“皖南事变”,手上沾满了新四军将士的鲜血。

解放战争中,黄百韬跟粟裕曾经四次交手。作为将门之后,黄百韬敢打敢拼,将生死置之度外。面对我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,黄百韬毫不胆怯,他亲自登上坦克,冒着枪林弹雨,带领手下冒死反攻,在阵地上曾经三进三出,如入无人之境,让人想起三国名将常山赵子龙。

这一点,他比孙元良强多了。强中自有强中手,黄百韬最后还是败给了战神粟裕,拔枪自尽。客观地说,黄百韬没有指挥打赢过大型战斗,只能算一员悍将,有勇无谋,说他是名将有点勉强。

排在第六位的是胡琏,他是陕西人,毕业于黄埔四期,也是林帅同学。

跟张灵甫、黄百韬的彪悍不同,胡琏是以狡猾著称,善于用计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他善于揣摩我军的行动规律,曾经多次在被包围的情况下逃之夭夭。